本学期,竹园小学长岛校区语文组利用周五探究课的时间,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。
根据教材内容编写和“快乐阅读吧”的阅读推荐,长岛校区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《詹姆斯与大仙桃》《叫一声老师》《慢小孩》等书籍作为本学期阅读推荐书目。
三年级的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引下,在童话王国中漫游。
一、教学目标指向阅读素养
为给学生一个清晰的阅读任务指引,老师们经过研究商讨,共同制订了学习任务群的目标:阅读整本书,初步理解主要内容,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。这个目标是指向学生的阅读素养的。阅读素养分为以下五个方面: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;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;能从阅读中学习;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;能够有阅读获得乐趣。有了目标,就能跳脱书的内容,不局限与书中人物性格的讨论,不局限于主题的提炼与生发。
对学生而言,有了清晰的目标,知道怎样阅读,怎样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和学习。学生有了目标,就会经常反思阅读过程,总结阅读经验。
二、教学内容指向学生活动
有了清晰的阅读素养目标,学习内容就不再是一本书了,而是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学习任务。教师需要把一本书的内容演变成学习活动,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能性。学生喜欢的是学习活动,参与活动才能产生切身体验。学生尝试使用阅读策略单、阅读计划与记录表、阅读摘录本、流程图等可视性思维导图,完成故事内容的选择题,展示语段的写作方法,创编更神奇的童话,从大量而深入的阅读中汲取文学养料,丰盈精神世界。
同学们还设计制作了“以画传神”、绘制故事情节、人物性格的“山行图”等活动,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。
三、教学实施指向课型划分
改变千篇一律的状态,除了选择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外,老师们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把阅读课进行课型的划分。我们把阅读课分为阅读思维课、阅读策略课、阅读实践课、阅读分享课、阅读欣赏课、阅读体验课和自由阅读课等。阅读思维课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课型,如从多个角度评价一个人物、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、从不同人物的立场叙述同一个故事。阅读策略课是教学生阅读策略的课型,如对于怎样阅读一本书,可以从看封面、读目录、读细节等方面来组织教学。阅读实践课是让学生实践阅读策略的课型,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阅读策略读一本新书,然后进行交流讨论。阅读分享课是以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为主的课型。阅读欣赏课是从不同角度对一本书进行赏析的课型,如人物塑造、情节架构、语言特色等。
老师们通过指导学生阅读、跟踪学生完成适量阅读收获等形式,为孩子们的文字阅读之旅精准护航。孩子们采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,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,养成良好阅读习惯,努力提高整体认知能力,逐步形成整本书阅读的相关阅读系统能力。今后,我们要加强对阅读结果的评价,以获得阅读能力为显性的目标,以学生情感与精神的成长为隐性的目标。
打开一本书,就是打开一个奇妙的世界,从书中看世界,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,激发求知欲、探究欲,再阅读中丰富知识与积累。读书是一种召唤,一种导向,更是一种引领。整本书阅读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