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语是听障人士的语言和文字,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,为帮助听障人士感知文明宝山的温度和情怀,宝山区残联和区教育局联手,在南大实验学校开展“心手相连,让爱传递”手语特色课程,把手语教学作为融合教育的切入点,让手语从沉默的世界走进学校,一起倾听手指传递爱的声音。
妙趣横生的新颖实践课堂
区残联联合多方资源,邀请来自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、上海大学等高校和市、区聋人协会,为学生们带来全新体验和不一样的教学模式。目前,手语课程已纳入学校精品特色课程建设,在区域内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教育案例。手语教学采用模拟生活情景、演示分解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们拆解手语内涵,听障老师展示手语,助教老师代为翻译,聋人老师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形象的词汇单词,解释手语肢体语言的含义,发散学生的思维,鼓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,联想更多的手语词汇组合,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,30分钟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、妙趣横生、笑声不断。
精彩充实的家庭亲子共学
疫情防控期间,区残联组织带领全区残疾人工作者和4.2万名残疾人士一起同心战“疫”。学校手语教学线下改为线上教学,推出“亲子云课堂”,积极组织300多名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手语,用手语表达中华经典诗词《咏鹅》,聋人老师通过线上教学,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积极参加手语学习,一起动手动脑共同度过充实而精彩的居家学习生活时光。“手语云课堂”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好评,许多家长与学生一起组队录制上传展示作品,用手语感悟中华诗词之美和中国手语之美,用手语为上海加油。
形式独特的党的二十大学习
宝山区残联与南大实验学校的师生们共同制作了“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”手语视频,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融合教育的实际行动中,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,不断扩大区残联“四进一员——手语进校园”的影响力与手语教学的普及性和推广力度,让爱“听”得见声音。
(来源:上海宝山)